为提高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我校后勤服务管理处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综合实践活动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建设美丽校园作出积极贡献。
什么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就是将垃圾按照其回收价值的不同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几类,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利用与处理。
为何要实行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被认为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国家每人每年平均产生300公斤生活垃圾,许多城市都面临垃圾“围城”的危险,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可以减少占地,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又可避免填埋和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还能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是收集垃圾分类化利用的前提与基础,为循环经济的突破口,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如何正确将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大类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类
不可回收垃圾包括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多种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网、宣传标语、印制宣传手册等方式对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知识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师生知晓率、参与率。


加强教育,规范分类
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后勤员工尤其是保洁员、公寓值班员、食堂员工等一线工作者的宣传指导,通过层层监督,不断整改,持续宣传,使得垃圾分类群体不断壮大,责任意识也深入人心。
同时,规范设定生活垃圾分类临时存放点,结合垃圾分类,科学布点垃圾临时存放区域。




督查引导,深入考核
起草制定《台州学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台州学院垃圾分类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明确学校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要求,以制度为准绳,推进学校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同时,成立生活垃圾分类专项督导组,定期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专项实地检查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