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系三餐安危,一菜一汤连师生心安。”校园食堂的后厨,向来是师生心中“神秘又关键”的存在——每日热气腾腾的餐食从何而来?食材安全如何保障?9月25日下午,椒江校区11名膳食管理委员会成员(简称:膳小青)化身美食侦探,走进三楼好味园餐厅后厨,在餐饮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食堂经理的引导下,亲手揭开“闲人免进”标识背后的标准化管理与温度化服务,让校园餐饮的“安心账本”可视化、可触摸。



走进后厨
后厨探秘首站,“膳小青”们驻足台账管理区。员工每日晨检记录、操作间定时消杀登记、食材进货查验单据……一本本字迹工整、条目清晰的台账,如同食堂运行的“健康档案”,从人员健康到环境安全,从源头食材到流程管控,每一笔记录都标注着“责任”二字。“原来我们餐盘里的安心,早在这些细致的登记里扎了根。”同学们的感慨,道出了台账背后“以制度守安全”的管理初心。穿过洁净的通道,烹饪中心的有序景象让人眼前一亮。虽非就餐高峰,灶台依旧锃亮无油污,锅具分类归置整齐,备餐区、烹饪区、清洗区功能分区明确,各类厨具在指定位置“各就其位”。食堂经理现场演示厨具“一冲二洗三消毒”的标准化流程,详解每日三次环境消杀的执行细节——这份“非餐点仍严守标准”的自律,正是校园餐饮“时时放心不下”的管理缩影。在主副食仓库,“规范化”成为关键词。米、面、油等主食离地离墙存放,每类食材包装上均贴有清晰的“进货日期+保质期”标识,“先进先出”的库存管理原则贯穿始终。“从产地到仓库,每样食材都要过‘验收关’‘存储关’,原来我们吃的每一口新鲜,都藏着这么多‘硬规矩’。”同学们俯身查看食材标识时的轻声感叹,印证了校园餐饮“从源头守好安全线”的承诺。

心声交流
探秘结束后,一场“零距离”心声交流会随即展开。“后厨比想象中更干净规范!”“希望增设湘菜窗口和减脂餐选项”“想多吃到现做的清淡菜品”……同学们结合所见所感畅所欲言,餐饮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逐条记录,现场回应:“大家的建议是优化服务的‘指南针’,我们会尽快梳理需求,推动窗口菜品升级与服务改进。”双向沟通的坦诚,让“膳小青”从“监督者”变身“共建者”,更让校园餐饮的改进方向与师生期待精准对接。
此次后厨开放日,不仅打破了校园餐饮的“神秘感”,更搭建起“管理透明化、沟通零距离”的师生共建桥梁。作为校园餐饮质量的“监督员”与服务提升的“同行者”,“膳小青”的探秘之行,正是高校以“公开促信任、以共建提品质”的生动实践。未来,餐饮服务中心将持续常态化开放后厨,以“开门办食堂”的姿态邀请更多师生参与监督,共同将校园食堂打造成“安全可溯、美味可感、温度可及”的“师生家厨房”,让每一段校园“食”光,都盛满安心与暖意。